低压电器配线原则:明线布线,手工布线时(非模型、模具配线),应符合平直、整齐、紧贴敷设面、走线合理及接点不得松动便于检修等要求。1.走线通道应尽可能少,同一通道中的沉底导线,按主、控电路分类集中,单层平行密排或成束,应紧贴敷设面。2.导线长度应尽可能短,可水平架空跨越,如两个元件线圈之间、连线主触头之间的连线等,在留有一定余量的情况下可不紧贴敷设面。3.同一平面的导线应高低一致或前后一致。4.布线应横平竖直,变换走向应垂直90°。5.上下触点若不在同一垂直线下,不应采用斜线连接。6.导线与接线端子或线桩连接时,应不压绝缘层、不反圈及露铜不大于1mm。并做到同一元件、同一回路的不同接点的导线间距离保持一致。7.一个电器元件接线端子上的连接导线不得超过两根,每节接线端子板上的连接导线一般只允许连接一根。8.布线时,严禁损伤线芯和导线绝缘。9.导线截面积不同时,这将截面积大的放在下层,截面积小的放在上层10.多根导线布线时(主回路)应做到整体在同一水平面或同一垂直面。11.如果线路简单可不套编码套管。 压电器可对一些电量和非电量进行调整,以满足用户的要求;上海市低压电器元器件
低压电气的要求:低压控制电气通用要求,控制电气主要用来接通和断开线路,以及用来控制用电设备,比如:刀开关、低压断路器、减压启动器、电磁启动器等。虽然低压控制电气种类很多,不同控制电气各有自己的特点,其要求也不完全一样:但是,由于控制电气都具有接通和断开线路的功能,其相互之间有很多共同之处。电压、电流、断流容量、操作频率、温升等运行参数符合要求。结构形式与使用的环境条件相适应。安装合理、牢固,操作方便,且能防止自行合闸,与临近设施的间距符合安装要求。一般情况下,电源线应接在固定触头上。接线应紧密,接触应良好,电压500V及其以下者不同相间较小净距为10mm,500V以上至1200V及其以下者为14mm! 金山区低压电器经销断续或者连续地改变电路参数,从而实现对电气量或非电气量的切换、控制、保护、检测、变换和调节等功能。
继电器有如下几种作用:1、扩大控制范围:例如,多触点继电器控制信号达到某一定值时,可以按触点组的不同形式,同时换接、开断、接通多路电路。2、放大:例如,灵敏型继电器、中间继电器等,用一个很微小的控制量,可以控制很大功率的电路。3、综合信号:例如,当多个控制信号按规定的形式输入多绕组继电器时,经过比较综合,达到预定的控制效果。4、自动、遥控、监测:例如,自动装置上的继电器与其他电器一起,可以组成程序控制线路,从而实现自动化运行~
欠压脱扣器:欠压脱扣器是在它的端电压降至某一规定范围时,使断路器有延时或无延时断开的一种脱扣器,当电源电压下降(甚至缓慢下降)到额定工作电压的70%至35%范围内,欠电压脱扣器应运作,欠电压脱扣器在电源电压等于脱扣器额定工作电压的35%时,欠电压脱扣器应能防止断路器闭合;电源电压等于或大于85%欠电压脱扣器的额定工作电压时,在热态条件下,应能保证断路器可靠闭合。因此,当受保护电路中电源电压发生一定的电压降时,能自动断开断路器切断电源,使该断路器以下的负载电器或电气设备免受欠电压的损坏。使用时,欠电压脱扣器线圈接在断路器电源侧,欠电压脱扣器通电后,断路器才能合闸,否则断路器合不上闸。总的来说,低压电器可以分为配电电器和控制电器两大类,是成套电气设备的基本组成元件。
低压电器一般都有两个基本部分:一个是感测部分,它感测外界的信号,作出有规律的反应,在自控电器中,感测部分大多由电磁机构组成,在受控电器中,感测部分通常为操作手柄等;另一个是执行部分,如触点是根据指令进行电路的接通或切断的。低压电器的发展,取决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工业自动化发展的需要,以及新技术、新工艺、新材料研究与应用。目前正朝着高性能、高可靠性、小型化、数模化、模块化、组合化和零部件通用化的方向发展。低压电器能够依据操作信号或外界现场信号的要求,自动或手动地改变电路的状态、参数,实现对电路或被控对象的控制、保护、测量、指示、调节! 传统低压电器产品存在着体积大、能耗高、可靠性低等问题,已无法满足现代工业生产的需求。上海市低压电器变频
在工业、交通、以及人们用电部门中,采用低压供电,因此电器元件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到低压供电系统的可靠性.上海市低压电器元器件
低压电器注意事项:控制对象(如电动机或其他用电设备)的分类和使用环境;确认有关的技术数据,如控制对象的额定电压、额定功率、启动电流倍数、负载性质、操作频率、工作制等;了解电器的正常工作条件,如环境空气湿度、相对湿度、海拔高度、允许安装方位角度和抗冲击振动、有害气体、导电尘埃、雨雪浸袭的能力;了解电器的主要技术性能(或技术条件),如用途、分类、额定电压、额定控制功率、接通能力、分断能力、允许操作频率、工作制和使用寿命等。各种电器元件经过长期使用或因使用不当会造成损坏,这时就必须及时进行维修。 上海市低压电器元器件